班级管理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科学的管理又应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可行和可操作的管理。班级管理不仅是班主任对学生的管理,它还包括学生参与的管理,学生不仅是班级的被管理者,同时也是管理者。学生的积极性能否得到调动、潜能能否得以发挥、主人翁意识能否得以体现都与学生的参与有关。苏霍姆林斯基有一个著名的论断:“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是实现自我管理的前提和基础;自我管理则是高水平的自我教育的成就和标志。”借鉴苏霍姆林斯基的观点,我们完全可以这么说,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陶行知教育思想中注重学生自治和魏书生老师的学生管理也正展示了学生自治的魅力。
一、学生自治是素质教育的需要
素质教育强调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是教育的前提。要充分培养并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必须尽可能地调动并发挥学生的自觉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着眼于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教会学生做人,培养学生的自治自理能力。学生如果参与班级管理,就可以发挥他们的主动性。现在的学生自主意识较强,他们的真正参与,对于培养学生的主人翁精神、创造性、独立性以及建立民主的师生关系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班主任应把学生视为班级的主人,应该让全体学生进入到班级管理的决策过程中来,无论是制定计划,还是检查监督、评比总结,都要让学生参与,使他们了解班级工作的各个环节,明确自己应当承担的各种义务和责任,使他们学会做班级和学校的主人。例如:在我们班实行学生自治后,郭晓彤同学负责体育活动。今年学校运动会的班级储备工作老师完全不用插手,郭晓彤同学从运动员的选拔到4×100接力的男女人员组合顺序以及入场式的队形和口号都自己筹划设计好了,在运动会总评比中我们班名列前茅。这样不仅学生的组织能力得以提升,也使素质教育的基本目标得以体现。
二、建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班级管理制度
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只有考虑受教育者的权利,考虑他们的情感需求,教育者的高尚动机才会“内化”到学生心中,才会获得成效。制定班级制度不仅是为了班级管理活动的顺利进行,而且更应为学生的发展服务。对学生的要求要从学生的发展出发:首先,要让学生对遵守班级制度的重要性有充分的认识;其次,要把制定班规制度的权利交给学生,尊重学生的需求,从而对学生身心健康、学习等各方面起促进作用。这样做可以调动学生自我管理的积极性。这一学期,我把学校纪律、班级规章制度让学生学习、讨论,根据学生出现的实际问题,制定了相应的要求,修改了班规。
例如在新学期开始时,我们班学生经过商量,为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研究制定了坐姿练习制度,即按照要求连续保持标准的坐姿10—15分钟,不许动,不许出声。尤其是开学初期经常练习,学生在课堂上的纪律能够长期保持良好,即便有时学生出现混乱,教师只需要说一声“坐姿”,学生就能条件反射地做好,鸦雀无声。班规的确定既对学生起到了约束作用,又尊重了他们的个性,调动了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良好的班风蔚然形成。
三、细化分工,明确责任
在建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班级管理制度的基础之上,班主任可以将琐碎的班级管理事务发动全班同学一起来设计新的班干部管理职位。我们将原来班委会成员所承担的职责进行细分,分割出了许多职位。例如:中队长下设学习班长、纪律班长、卫生班长、活动班长、文艺班长、公共财物班长。学习班长下设每两列的学习大组长,每两列又下设若干个每4人一组的学习小组长。小组长负责检查、收发作业,大组长负责检查小组长的作业,大组长同时又是小组长的组员。而学习班长负责抽查各组长的工作情况,出现问题组内解决,如解决不了的逐层汇总,最后由学习班长向任课老师汇报情况。这样既增强了小组长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又提高了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
班级管理的各种岗位产生后,同生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和自己的组织管理能力来报名,班主任、中队长和业务班长共同研究决定最后人选的职务。如出现一人报多职的情况,以最有优势的职务任命;如出现一职多报并且所报人员都有能力胜任的情况,可以利用儿童游戏决胜负的方法确定最后人选。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例如:原先我班调座位时要用10分钟左右,自刘玉征任我们班的座次调整员以来,我发现同学们调整座次时所用的时间大大缩短了,几乎时间为零。她的方法很简单,放学时让同学把书箱里的东西全部收拾到书包里,上学时把书包拿到自己的新座位上就可以了。
四.定期考核
学生在承担班级职责后,班主任要告诉他们具体的管理细则,即应该如何开展所在岗位的工作。这些管理细则也可发动班级同学通过集体讨论产生。只有让学生知道要求及如何操作后,才能对学生进行定期的考核。考核的方法:一是班主任和中队长每周对全体学生干部的工作情况进行量化打分,满分30分。二是由学生干部评判委员会的成员打分,满分70分。两项之和为该生的最后得分。每月一总评,总评平均分不满70的黄牌警告,第二个月平均分仍不满70分的撤职换人。对于管理成绩突出的同学(总分前10名)进行表扬,并在摘星榜上增加一颗星。奖励采用精神奖励为主,可以与班级和大队部的奖励制度相结合;物质奖励为辅,每学期可以在期中和期末进行物质奖励。
经过一学年的实践,我们感觉,“人人参与”新模式适合小学班级管理。在这种模式推广的过程中,最值得我们肯定的是,这种模式极大地发挥了学生的积极性,强化了学生的责任意识和班级荣誉感,使学生变得更加开朗、自信。我们将继续实践下去,努力做得更好。
随机阅读
- [教育理论] 以偶发事件为契机 为习作
- [教育理论] 浅论学案教学法的编制、操
- [教育理论] 效率——学习进步的原动力
- [教育理论] 教育因爱而美丽
- [教育理论] 班主任应重视自身综合素质
- [教育理论] 在哪丢失“课堂教学的度”
- [教育理论] 论教育技术学科的理论与实
- [教育理论] 给学生一个“点金指”
- [教育理论] 激发学习兴趣 提高课堂效
- [教育理论] 巧设情景 建立快乐课堂
热榜阅读
本周TOP10
- [教育理论] 浅谈教师在教学中的魅力
- [教育理论] 打开农村小学生心灵天窗的
- [教育理论] 浅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 [教育理论] 如何处理教师教学与学生学
- [教育理论] 让幽默伴随课堂
- [教育理论] 农村家庭教育现状及对策
- [教育理论] 追问,一种有效理答行为
- [教育理论] 谈新时期职业技术学校的人
- [教育理论] 加强统计职业道德建设 提
- [教育理论] 试论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创新
- [教育理论] 让生活的灵光在课堂中绽放
- [教育理论] 适当运用赏识教育,激发学
- [教育理论] 家校结合 共育生态教育
- [教育理论] 注意习惯培养 提高综合素
- [教育理论] 运用“五大策略” 成就高
- [教育理论] 教师要做“牧者”不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