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百工冶器,必几经转换而后器成;我辈作文,亦必几经删润而后文成。其理一也。”这就说明,一篇好文章是经过反复修改才得来的。可是我们中学生写作文,有些同学不仅不打草稿,甚至连个提纲不也拟,写好后也不复看一遍就交给老师。在老师发还作文本后,也不仔细看看哪些地方作过批改,思考一下为什么要作这样的修改,只是看一个分数就把它塞进包里。针对这种不良倾向,根据名家的写作经验和自己的写作体会,下面谈谈几种指导学生修改习作的方法。
一、酝酿
这是指下笔前对文章的立意谋篇进行反复考虑,对写作提纲再三斟酌,是动笔前的修改。传统作文教学是从小学三年级开始的,小学阶段学生作文能围绕一个中心,文句通顺,结构完整就不错了。到了初中阶段,针对学生作文结构往往千入世一律,内容常常大同小异的特点,我就启发学生多进行逆向思维的尝试。如写一篇议论文《开卷有益》,如果按常规同学们往往顺题而写“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而阐发论点,认为只要多读书,就能得到知识,对自身有益。但是逆向思维,我们不难明白“开卷未必有益”的道理。如对所有书籍毫无选择地都拿来看,那么,中学生看武侠小说,言情小说,甚至看那些只描述感官刺激的书籍,不但对接受知识无益,还有碍身心健康的发展,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遗憾终身。这样的文章就能平中出奇,贵在创新了。要达到这一点,关键就在打腹稿这一关。过去我们学生没有这种“打腹稿”、拟提纲的习惯,往往是灵机一动,信手写来,写到哪里算哪里,最后连自己也说不清到底写了些什么。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初中一年级开始,我就要求学生作文必须先拟出提纲,而且要在作文中写出来。经过三年的写作训练,使学生认识到了作文前的酝酿,有如盖房子前反复设计图纸一般,意义尤为重要。这项工作做好了,动起笔来就能得心应手,省去文后的许多修改工夫。
二、调整
主要指层次方面安排得不够妥当时,需要作适当调整。比如写记叙文,一般是要按照时间、空间、人物活动、事件的发生、发展和结构来组织材料。但是为了突出某种事件的结局,抓住读者的心,造成一种悬念,就可以把以后发生的事情提前到开头来写,即采用倒叙的方法来组织材料。比如习作《我的老师》,开头可总述这位老师的工作成就,获得什么光荣称号,受到什么表彰奖励。但是如果从具体到概括来安排材料,先写这位老师的工作态度和作风,后写工作效果,再写到他得到什么荣誉称号,这样读起来就会觉得更恰当,也更能够反映客观事物,由此可见,层次混乱固然要调整,即使不乱,但层次不够理想的,也要精益求精,加以调整。
三、删削
鲁迅先生说:“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这儿说的是“至少”、“竭力”,而我们不少学生连“多多”、“用几分力”也无法做到,这就无怪乎文章写不好了。可有可无的尚且要删去,完全不应有的更不用说了。学生习作《上中学第一天》,不少学生就把文章写成了流水帐。从早上家里出发,直写到晚上熄灯休息,把这一天的所见、所闻、所感都写下来了,我选取了一篇较典型的习作进行讲评,把大部分段落都删去,只选取和母亲依依惜别的内容,并且就这一段加以发挥充实。写到妈妈在我上中学的第一天,一大早起床为我煮我最喜欢吃的荷包蛋,细心地为我准备行装,千叮咛万嘱咐,写到“我记住了妈妈的谆谆教诲,挑着行李满怀信心地向学校走去。”文章就写到这里。这节课效果良好,不少学生克服了记流水帐的毛病。一般地说,与主题无关的内容,空洞的议论,开头结尾离题太远的文字,重复累赘的话语,都在删削之列。对文章的删削,要力求收到集中、紧凑、鲜明、简洁的效果。
四、增益
修改文章要勇于删去多余的字、句、段,也要善于增益必要的内容。增益要根据主题的,也要遵照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如果认为文章的内容过于单薄,叙述描写不够具体,说理分析不够充分的,都应加以充实,扩展,使文章有血有肉,不至于干巴巴的几条筋骨。初中生作文训练多以写人记事为主,曾经要求学生写一篇命题作文《记一位助人为乐的人》,有篇习作写了一位义务为师生理发的老工友。选材很不错,可内容很空洞,只写到“老工友利用中午或课外活动时间为师生理发,大家称他是个活雷锋。”我启发他充实内容,拟了几个提纲给他:你请过他理发?怎样说的?他怎么样给你理的?他神情如何?动作怎样?周围的人有什么反应?老工友高兴时有什么表情?这位学生较有灵感,经过重写,一篇内容较充实的记叙文写出来了。在老师的指导下,这篇文章以《理发》为题,增加了一些外貌描写和细节描写,参评了县中学生习作比赛,获得了二等奖。当然在增益过程中,也要注意忠实于生活,合情合理,而不能凭空想象,编造情节,给人以虚假的印象。
五、改换
改换主要指遣词造句方面的问题,也包括标点符号在内。字词用得不恰当、不确切,当然要改;用得恰当的、确切的,如果能觅到更富有表现力的字词,还得把它换上。为了使学生认识这方面的修改的重要性,我把古诗中“推敲”一词的典故传授给学生,并且在批改学生作文时特意把用得不恰当的字、词用红笔把它圈起来,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在必要时,找到学生面对面修改,与学生共同讨论用最恰当的字词表情达意。久而久之,学生作文遣词造句的能力大有长进。
实践证明,在作文教学中,若能引导学生重视文章的修改,教给学生修改文章的具体方法,并有计划地进行训练,是能够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的。
随机阅读
- [教育理论] 论教育技术学科的理论与实
- [教育理论] 激发学习兴趣 提高课堂效
- [教育理论] 巧设情景 建立快乐课堂
- [教育理论] 浅论学案教学法的编制、操
- [教育理论] 效率——学习进步的原动力
- [教育理论] 以偶发事件为契机 为习作
- [教育理论] 给学生一个“点金指”
- [教育理论] 在哪丢失“课堂教学的度”
- [教育理论] 班主任应重视自身综合素质
- [教育理论] 教育因爱而美丽
热榜阅读
本周TOP10
- [教育理论] 浅谈教师在教学中的魅力
- [教育理论] 打开农村小学生心灵天窗的
- [教育理论] 浅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 [教育理论] 如何处理教师教学与学生学
- [教育理论] 让幽默伴随课堂
- [教育理论] 农村家庭教育现状及对策
- [教育理论] 追问,一种有效理答行为
- [教育理论] 谈新时期职业技术学校的人
- [教育理论] 加强统计职业道德建设 提
- [教育理论] 试论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创新
- [教育理论] 让生活的灵光在课堂中绽放
- [教育理论] 适当运用赏识教育,激发学
- [教育理论] 家校结合 共育生态教育
- [教育理论] 注意习惯培养 提高综合素
- [教育理论] 运用“五大策略” 成就高
- [教育理论] 教师要做“牧者”不要做“